中国太空物流新时代来临!空间站货物运输将进入商业化运作



目前,中国的空间站已经建成,并已进入应用和发展阶段。空间站需要维持持续长期的正常运行,航天员需要长期在空间站工作生活,这就对后续的物资供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有一次性向空间站运送数吨货物的能力,还要有更经济的太空货运模式。

5月16日,天舟六号发射后不久,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在官网发布《关于征集空间站低成本货物运输系统总体方案的公告》,面向全社会公开征集空间站低成本货物运输系统总体方案,旨在进一步降低空间站上行货物运输成本,增强上行货物运输灵活性,探索商业航天模式发展。

图片

主要技术指标要求有以下几点:

  • 轨道倾角41°~42°,交会对接轨道高度范围为340千米~420千米。
  • 货物运输航天器密封舱货物上行能力不小于1.8吨,密封舱货物装载空间不小于7立方米。
  • 能够与空间站完成交会对接并在轨停靠不少于3个月。
  • 发射场测试发射流程不大于30天。
  • 货物运输成本不大于1.2亿元/吨。
  • 撤离空间站后能够受控再入销毁或返回,废弃物下行销毁能力不小于2吨。
图片

中国空间站物流将进入商业化运作新时代

据悉,本次方案申报截止日期为2023年7月15日,后续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将从中择优录用,并开展相关研制及飞行验证,愿景是通过市场化采购低成本货物运输服务,最终构建安全可靠、形式多样、效益突出的空间站天地货物运输体系。

这个征集计划的目标是通过开放、协作和共享的方式,打造中国空间站货运服务的创新模式,推动空间站上行货物运输系统走向商业化,探索未来商业航天的可行性。

具体来说,空间站上行货物运输系统需要具备以下特点:

  • 能够持续地为空间站提供必需品和科研设备。
  • 运输成本低廉,具有经济性和可持续性。
  • 灵活适应多样的物资需求和运输任务。
  • 确保货物安全,并具备一定的容错能力。

为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大家在技术创新、产业协同和商业模式上开展探索和尝试。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关注:

1.技术创新是关键。空间站上行货物运输系统需要具备高度可靠性和安全性,同时还需要满足低成本的要求,这对技术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需要研发更轻、更强的材料,开发更智能、更自动化的航天器,以及设计更节能、更环保的推进系统等。

2.合作共赢是关键。空间站上行货物运输系统的研发离不开各个领域的专业人才和资源。因此,政企研用协同创新非常重要,需要政府部门、企业机构以及科研院所之间需要加强合作,形成联合攻关的合力,共同推动研发项目的成功实施。

3.商业模式创新是关键。中国空间站上行货物运输系统的商业化开发还处于探索阶段。在未来的发展中,需要通过创新商业模式,建立持续、稳定的收入来源,推动空间站上行货物运输系统向商业化运作的方向发展。

此次空间站低成本货物运输系统总体方案的征集,标志着中国空间站货物运输将进入商业化运作的全新阶段,这也意味着物流人需要掌握更多的技术和能力,实现更高的标准和满足更高的要求。同时,各方也需要加强各个领域的合作,形成产业联盟共同推动空间站上行货物运输系统的成功实施。未来,随着科技不断进步和商业模式不断创新,相信中国空间站货物运输将会迎来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

从NASA的商业补给服务中获得启示我国对空间站低成本货物运输系统的探索与追求,让人联想到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商业补给服务(CRS)。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商业补给服务计划是一个旨在把太空货运成本降到最低的项目,通过鼓励私营公司开发和运营能够往返国际空间站(ISS)运输货物的航天器来实现这一目标。这个计划的核心思想是让商业公司来处理物流运输,从而让 NASA 专注于太空探索和科学研究。

那么,商业补货服务计划如何帮助NASA降低成本呢?
首先,商业补给服务计划利用私人公司之间的竞标来获得最佳的运输服务。与过去只有单一政府承包商提供运输服务的情况相比,现在NASA可以从多个商业供应商中选择,从而获得更低的价格。
其次,由于商业供应商负责设计和建造自己的航天器和火箭,他们可以利用规模经济来降低成本。这意味着每次发射的成本可能低于NASA自己造飞船和火箭的成本。
第三,使用商业供应商使NASA能够将其资源集中于空间探索和科学研究。机构可以花更多的时间和金钱探索太空前沿,而不用担心往返国际空间站的物资后勤问题。

最后,商业补给服务计划鼓励商业航天行业的创新,这可以带来新的技术和方法,最终使得NASA 和其他航天机构受益。比如说,太空探索技术公司一直在开发可重复使用的火箭,这些火箭可以在将有效载荷送入太空后返回地球。从长远来看,这项技术可以大大降低太空飞行的成本。

总的来说,CRS计划虽然改变了 NASA 原有的太空货运方式,但它也为成本节约、创新和效率提供了显著的好处。

后发优势的一个突出特点便是:摸着他山之石过河。我国空间站货运系统的商业化运作,或许可以先深入研究NASA的商业补给服务计划,然后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加快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进一步降低太空物流成本,助力我国在太空探索领域迈出更大的步伐。(作者系一链咨询服务中心负责人,《供应链重构》《数智物流》作者)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5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