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部交接,是班次之间,部门之间的。
要发的货一目了然,指定地点,到现场固定的区域去找标识,就知道是哪个区域哪条线路哪张单子的货。其次,每托盘的货,应该粘贴标识,注明发货日期,数量,拣货人等信息,天通苑2是区域线路,2-1是两托盘货,这是第一托的意思。
外部,就是发货人员和司机的交接了。
仓库发货,都是要打印发货单的,发货的核对,双方以仓库的单子为准,避免有时订单信息不同步的情况发生。每个公司的发货单都不一样,但是大同小异。客户信息、配送信息、发货明细,主要就是这几项。

无订单不出库。这个没有什么好讲,一个仓库没有接收到出库订单,肯定不能做单子的,库内的员工作业没有订单,没有单子,肯定也是不能操作的。
不复核不出库。员工拣货时,就要对自己所拣的货进行核对,可以是单据上打勾,可以是RF枪上的确认,要有核对的动作,这个其实不好监控,但是要跟操作的员工都讲清楚,这就是标准。发货人员的复核、司机的复核,这实际就是刚才说的交接,可以双方一起,也可以各自复核,但都要和发货单上的明细一致。最后一个复核是,装车后的复核,实际就是确认司机装车后有没有清场,是否漏装、是否错装。
有异常不出库。主要是针对装车核对后出现的异常,及时核查避免有差异产生。很多时候员工的操作,可能就稀里糊涂就过去了,这需要管理层强调操作,强调标准,明明库里某个SKU发现有差异了,这个时候肯定要重点复核一遍才能出库的。

核单,一个司机跑来装车,报了线路信息,仓库要找出这张单子核对,跟司机姓名、车牌能对上吗?配送的区域、线路能对上吗?和货物的标识标牌能对上吗?货物信息能对上吗?快速核对一遍,信息没问题,再开始核货。
核物,主要就是核对SKU的名称以及数量是否准确。司机反馈有异常时,仓库要做复核确认。
核账,这个账指的是系统账。一般情况下,出库核对没有问题的话,不需要核账,核对有问题,那是必须要查账的。发货员和司机确认一个SKU少了一件,这时应该第一时间去查系统,看是哪个货位拣货的,这个SKU的数量是多少。如果库里没少,要么就是串货要么就是之前的历史差异,串货肯定是要去查其他线路的数量的,要查监控的。异常查清楚后,才能够发货。

五检查。这个跟核对其实是一个意思,对照单子的发货明细核对商品的五个内容,品名、规格、包装、数量、重量。
品名和规格,这里需要重点注意的,很多时候串货、货不对板,往往都是因为相似造成的,品名相似、规格相似。比如可口可乐300ML和600ML的,没有注意规格,很容易就拣错了,发货也不仔细核对,就造成库存差异了。
包装的检查,这是最容易扯皮的问题点,装车发货时好好的,结果退回来说破损了,破损的商品如果不清账,严格来说也算库存差异的,所以商品质量也是核对的一项内容,发货后的破损就要算途损了,配送司机是要承担的责任的。重量检查,指一些非标准商品上,比如生鲜,每一包菜,都是一个包裹码,都是不一样的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