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618过后,打破了不少电商人的幻想,电商真的已经不是曾经的电商了。
据星图数据显示,刚刚过去的618(天猫5月20日20: 00-6月18日23: 59;京东5月31日20: 00-6月18日23: 59;其他平台以各平台公布618起始时间截至到6月18日23: 59 ),综合电商平台、直播平台累积销售额为7428亿元,同比去年下降7%,其中,综合电商平台销售总额达5717亿元,同比下降6.9%,这是今年各大平台给出的销售额答卷。如果说对于这个数字,各方已经有预期,那结合2023年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速8.4%的数据,就会发现,电商确实已经不一样了。
电商到了哪个阶段?它会将快递引向何方?
存量电商之争,机会难抓
内容电商增长是电商存量的结构性变化
内容电商的增长伴随着其他渠道的下降。根据尼尔森IQ的统计,2023年内容电商销售额增幅为55%,而与之对应的综合电商,销售额增幅反而下降了5.8%。这种份额的此消彼长,是典型的由渠道引发的电商内部存量结构性变化,并没有让整个电商市场有大量增量变化。
电商结构性变化使低价和高退货率成为主要特征。首先是直播电商引发的冲动消费,使退货成为普遍现象。网上流传的一份数据各个平台的售后率(含未发货退款+退货退款+仅退款),拼多多为26%,京东综合售后率 29%,淘天综合售后率34.2%,抖音综合售后率高达36.9%。抖音的退货率排名,恰恰验证了这样的判断。当然,高退货率不仅是因为冲动消费,平台仅退款降低了退货成本,也助推了退货率的上升。
其次,直播电商的一大优势就是低价,叠加消费降级的宏观影响,卷价格越来越普遍和严重。
电商结构性变化给快递带来的是逆向单量的增长
毫无疑问,高退货率是会给快递带来额外的增量,但是,这种逆向物流增量,对于快递来说,并不一定是好增长点。
快递企业还没有成熟的逆向模式。目前主流的头部快递企业是以“集收散送”为主,建立起来的快递体系。而逆向物流恰恰相反,是“散收集送”。虽然个别企业的模式与这种需求相匹配,但是并没有有效降本,高效又便宜的逆向物流解决模式还没有跑通。
如果再叠加上游的低价需求,商家持续压低逆向物流的费用,那对于末端网点来说,这就更不是一个赚钱的好买卖了。
电商得存量市场并没有给快递带来好机会,那增量市场呢?
新市场的电商增量,困难亦重重
电商主打的新市场,主要是“两进一出”和即时零售,其中又以进村和出海发展得最好。不同市场对不同类型快递企业加持不同,各企业的发展也存在差距。
进村主打的下沉市场,直营制发展更好
对于平台和品牌来讲,下沉市场是完全的增量市场。前段时间,各个平台接连推出新疆包邮等,这是平台关注下沉市场的重要表现。品牌商在线上端跟随平台,线下也在不断进入低能级城市。
虽说单量有所上涨,但对于网点老板的吸引力依旧有限。首先还是单量问题,相较于城市驿站集中派送的模式,乡村派送的成本较高。虽说各级政府部门有提供各种补贴条件,但看得见的业务量,还是无法激起网点老板的兴趣。其次,快递和平台单量面临着“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先建设网点就需要有大量投入,且需要长期维护才能变现,而且单量是否会起来,还是未知数。
在收入和风险的对比下,加盟制网点老板意愿并不强烈。目前来看,直营制的天然优势,反而会做得更好。
出海如火如荼,国内快递企业积极参与
目前中国跨境电商已经展现出优势。中国跨境电商行业的优势在于产业链的配套能力强,几乎所有环节都有中国企业参与,竞争之下的成本效率得到持续提升,终端产品也具备较强的价格竞争力。以TikTok、TEMU为代表的电商平台也占据了大量市场份额,影响力不断增加。
部分快递企业已经取得了一定优势。国内快递物流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市场开拓,并已经取得了一定优势。如菜鸟在欧洲市场的大步前进,顺丰加码东南亚市场,前两天,圆通国际也顺利进入中亚市场。同时,逐步站稳脚跟的国内快递企业,不断提高时效,以扩大自己的优势,争夺市场份额。
国内企业在国际市场开拓中还存在限制。首先,虽然有进入国际市场的战略选择,但模式还不成熟。其次,快递物流属于重要的基础设施,在实际落地中还要面临来自各方的压力。
增量市场虽然机会不错,但想要快速发展,还要解决重重困难。
面对电商变革所带来的机会,快递企业该怎样做?
快递企业需要深层次的模式创新
国内市场:规模化创造了过去,个性化才是未来
规模化使国内的快递企业确立了成本优势,奠定了现在的市场地位,但在追求个性化消费的现在,快递服务也面临着提质和定制的需求。数字化工具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解决方向,谁能用数字化解决个性化的问题,并建立高效的组织模式,谁就将会在接下来的竞争中取得优势。
国际市场:模式探索依旧是关键
虽然国际化之路已经走了很长时间,但具体落地还不清晰,还需要企业进行探索总结。在这个阶段,国际视野和国际化人才会成为决定性资源。
消费环境变化和上游电商的变化已经给快递提出了新要求,未来没有最卷只有更卷,留给企业积累的窗口时间并不多,要快速转变,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